首页 > 人大概览 > 武昌区情简介
武昌区情简介
发布时间:2017-12-01 11:12    打印

    武昌位于武汉市东南部,西傍长江,面积87.42平方公里(含东湖水面32.8平方公里),户籍人口113万,下辖14个街道办事处,是湖北省委、省政府所在地,全省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信息中心。她既是楚辞浪漫、黄鹤飘逸的历史名城,震撼世界、彪炳千秋的首义胜地,又是青山碧水、生态宜居的滨江之城,商贸繁荣、百业昌隆的现代都会。

    武昌历史文化悠久。武昌城始建于公元223年,距今已有1780多年,各类历史遗存众多,有起义门、红楼、放鹰台、无影塔等物质遗存100余处,文物保护单位38处,居全市之首。1911年,辛亥革命第一枪在这里打响,武昌也因此划时代事件名扬海内外。现代革命历史时期,毛泽东在这里创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,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。解放后,毛泽东久居东湖梅岭,这里也成为建国后除中南海外,毛泽东工作、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。

    武昌自然环境优良。武昌依山傍水,滨江滨湖,拥有17公里的长江岸线及东湖、沙湖、紫阳湖、水果湖等8个大小湖泊、37平方公里的水域,其中东湖为全国最大的城中湖,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。武昌山色秀丽,岗陵起伏,有蛇山、洪山、珞珈山等大小山体10余座,是一个生态环境优良、适宜人居的美丽城区。

    武昌旅游资源丰富。武昌知名旅游景点较多,有黄鹤楼、东湖、红楼、省博物馆、农讲所、中共五大会址、长春观、宝通寺等,武汉市6处国家4A及4A级以上景区有5处在武昌。此外,户部巷、昙华林、都府堤等特色历史街区也是到武昌旅游的新亮点。总的来讲,武昌旅游特色可以用“天下江山第一楼、辛亥首义第一枪、万里长江第一桥、中国城中第一湖、汉味早点第一巷”来大致概括。

    武昌科教实力雄厚。武昌文化资源丰富,聚集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、湖北广电集团、知音传媒集团、湖北剧院、田汉剧院等3000余家文化机构和活动场所。武昌科研院所林立,拥有武汉大学、中科院武汉分院、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、中南电力设计院等一大批高等学府和科研、设计院所,是全国知名的智力密集区,堪称“中部设计之都”。武昌基础教育综合实力较强,是全国首批课改试验区、湖北省首批素质教育试验区和武汉市首批教育先进区。

    武昌区位优势明显。作为省会之区和武汉江南核心功能区,武昌基础设施完善,功能配套齐全,公共服务便捷,社会秩序和谐,中央驻汉单位、省直部门、外地政府机构等行政资源丰富,各种生产要素广泛汇集,省会经济特征突出,发展现代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明显。随着“中部崛起”战略深入实施和武汉城市圈“两型社会”建设全面推进,武昌作为省会之区和武汉江南核心功能区的承接、集聚、辐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和提升。

    近年来,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,根据武昌“省会之区、首义之地、滨江滨湖、科教集聚”的比较优势,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,紧扣“建设武汉江南金融商务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”战略发展目标,大力推进“321”行动计划(即:建设武昌古城、公司总部区、滨江商务区三大功能区,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,保护湖泊、山体生态环境),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优势产业,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,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。2009年,全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57.51亿元,增长16%;区级财政收入18.06亿元,增长21%。我区先后荣获“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”、“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”、“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”、“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区”等称号。